一曲大合唱 可顶十万毛瑟枪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06-18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1939年4月13日,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黄河大合唱》首演。

  这场演出,没有几件像样的乐器:低音弦乐器是用煤油桶制成的,打击乐器用上了脸盆,大把勺子放在搪瓷缸子里摇晃以营造效果……在这支原始乐队的演奏下,四十多位热血青年放声高唱。当《怒吼吧,黄河》的尾音落下的一刹那,掌声、叫好声和抗日的口号声,如雷鸣般在大礼堂响起。

  这个礼堂里的歌声,传出了延安,飘向大江南北,成为中华民族史上不朽的英雄乐章。《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就是被誉为“人民音乐家”的冼星海。

  出生于贫苦船工家庭的冼星海,自小热爱音乐,13岁起便辗转广州、北京、上海、法国等地求学。他发表的著名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中提到,“中国需求的不是贵族式或私人的音乐,中国人所需求的是普遍的音乐”,“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

  从巴黎学成归国后,冼星海立志把音乐献给祖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全民族抗战爆发,他加入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到苏州、南京、洛阳等地进行抗日文艺宣传。之后又转战武汉,深入学校、农村、厂矿、部队,推广和指导群众救亡歌咏活动。在此期间,他创作了《救国军歌》《游击军歌》等充满爱国激情和战斗热情的抗战歌曲。1938年,冼星海应鲁迅艺术学院师生邀请,奔赴延安,担任音乐系主任。

  在延安这片根植于群众、遍布希望曙光的土地,冼星海的创作热情高涨。他创作了《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作品,发表了《聂耳——中国新兴音乐的创造者》《论中国音乐的民族形式》等音乐论文。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合唱》也诞生于此。

  1939年,冼星海前去看望在延安住院的诗人光未然。光未然谈起了乘木船渡黄河时的震撼,以及创作朗诵诗的构想,冼星海听后十分兴奋,希望他写成歌词。急流险滩的壶口瀑布、悠长高亢的船夫号子……光未然躺在病床上,一连5天,口述了400多行诗句,写出了长诗《黄河吟》。出院后,光未然将冼星海请到窑洞并朗诵《黄河吟》,听完后,冼星海腾地站了起来,将歌词一把抓在手里,大声说:“我有把握写好它!”

  据冼星海之女冼妮娜讲述,六天六夜,父亲的创作始终处在亢奋状态。他多次请光未然和战友们向他描述黄河的壮观景象与渡河的惊险场面,并学唱黄河船夫的号子,以体会黄河的气概和力量。“在他心中,人民就是抗日的汪洋大海,像黄河之水势不可当。尤其是船工拼命划桨,他刻意作了反复唱三遍的处理,以表达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在创作达到忘我之境时,冼星海情不自禁把手中的烟斗敲断了,于是他把毛笔杆插在烟斗上,长长的烟斗继续陪伴他潜心创作。

  六天之后,洗星海完成了三易其稿的划时代音乐巨著《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分为“黄河颂”“保卫黄河”等八个乐章,全曲气势磅礴,歌颂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它不仅轰动了延安,而且传遍了中国,“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激昂吼唱,吹响了鼓舞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时代号角。

  不过,在冼星海看来,“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

  1939年6月,冼星海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就算我入党的第一天,可以说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我希望能改变我的思绪和人生观,去为无产阶级的音乐奋斗!”

  据冼星海纪念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冼星海一生共作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4部、歌剧1部、交响曲2部、管弦乐组曲4部、狂想曲1部以及小提琴、钢琴等器乐独奏、重奏曲多首,其中数量最多、影响最广的是多种多样的群众歌曲。

  80多年来,《黄河大合唱》不仅在中国代代相传,也在世界、甚至宇宙唱响。1949年,纽约联合国大会上,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用英语演唱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2007年,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飞天,搭载的歌曲中就包括《黄河颂》。

  5月16日晚,兰州音乐厅内响起起黄河的歌谣,《黄河儿女中华情》大型音乐会用黄河大合唱和交响乐歌颂中华民族发展史,礼赞黄河高质量发展。谢幕时,在观众长约5分钟的掌声、欢呼声中,指挥李心草携全体演奏人员又返场加演《黄河大合唱》。李心草表示,“有些演出我会碰见冷场,但是好像演这部作品从来没有,场场爆满,场场都是场面非常感人。”

  唱黄河声,慰赤子心,这是《黄河大合唱》跨越时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