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钢塞钢管理团队获评“时代楷模”称号获中央媒体广泛关注

作者:

发布时间:

2019-05-28


  河钢塞钢管理团队于4月25日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消息,连日来获中央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纷纷深入采访报道河钢塞钢管理团队为钢厂和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先进事迹,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集团与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合作项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言必信、行必果,将其打造成国际产能合作样板、“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牢记总书记嘱托,勇于担当,忠诚履职,使百年老企业扭亏为盈、重获新生,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的企业和第一大出口企业。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刊发长篇通讯《9个人,带来一个厂的新生》《铸造多瑙河畔的“金色名片”》《救活一座厂带活一座城》《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在重要版面进行了大篇幅深度报道。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新闻联播”“远方的家”“大道共赢”“面对面”等栏目精心组织策划、深入采访,呈现了河钢塞钢在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和塞方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生的感人故事,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

  中央媒体从细节入手,通过讲述集团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让其在经历了破产、出售、政府1美元回购、国外企业代管等种种坎坷后,扭亏为盈、焕发新生机,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河钢塞钢三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出河钢塞钢是“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特别是在塞尔维亚的成功实践,展现了全球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长卷。《人民日报》在报道中指出,“3年前,一个中国管理团队开始驻扎在这片土地上,用他们的担当和智慧,让一座百年钢厂重获新生,5000多名员工的命运就此改变。3年后,这个9人团队所代表的‘中国河钢’,在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市几乎家喻户晓。在当地人眼中,他们是‘永远的朋友’。”新华社撰文指出,“新时代的河钢人,以勇于开拓、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真诚合作的精神,在多瑙河畔铸造出耀眼的‘金色名片’,成为推进国际产能合作的先锋模范。”《光明日报》高度评价了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深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家树立了良好形象,为中塞友谊作出了积极贡献,文章指出,“一座钢厂涅槃重生,幸福了一座城市。河钢的到来,将中塞传统友谊推向历史新高度,中塞友谊之花在美丽的多瑙河畔绚丽盛开。”《经济日报》指出,“如今,在这个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素质过硬的管理团队带领下,河钢塞钢重新绽放生机活力,成为塞尔维亚就业人数最多、员工队伍最为稳定的企业,成为拉动塞尔维亚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

  在注重讲好河钢塞钢管理团队感人故事的同时,更注重解读他们创造奇迹的强大支撑和所承载的精神力量。《人民日报》刊发快评《互信是合作共赢的基础》,指出“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面对跨文化整合难题,首先要建立信任关系。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忠实践行集团‘用人本地化、利益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海外经营原则,打消当地政府和员工的顾虑,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通过讲述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在异国他乡用实际行动诠释总书记倡导的爱国精神,铸就河钢塞钢“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标志性”工程,展现了新时代国企职工崇高的价值追求,让“时代楷模”的形象更加鲜活有力;通过采访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斯梅代雷沃市长亚斯娜·阿夫拉莫维奇以及河钢塞钢塞方员工等,展现了中塞一家亲的深厚情感,也让河钢塞钢管理团队的成功有了依托与根基。“面对面”栏目以《奋斗在多瑙河畔》为题,以“一家常年亏损,濒临倒闭的欧洲百年钢铁企业,一次被人非议的国际并购,三年苦干,成就一支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管理团队”作为片头提示,通过对“为什么要并购”“如何扭转亏损现状”“怎样实现持续盈利”等方面的解读,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集团如何依托自身资源和平台,让河钢塞钢从一个巴尔干半岛的地方性企业变成了全球性企业,深刻揭示了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创造的奇迹是我国国力的象征和“一带一路”倡议成功实践的实质及深刻内涵。在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的这期“面对面”节目的文章中指出,“中宣部向社会发布了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这一消息的另一种解读可以是一家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步伐带给世界的改变。”

  此外,网络媒体和主流媒体联动,统筹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在手机浏览器和wap首页的突出位置,微信微博官方公众号及时推送相关重点稿件,广泛传播河钢塞钢管理团队先进事迹。新华社客户端推出《铸造多瑙河畔的“金色名片”——记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中央宣传部授予河钢集团塞尔维亚公司管理团队“时代楷模”称号》《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先进事迹引发强烈反响》,浏览量超过45万人次。央视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救活一座欧洲百年钢厂,改变多瑙河畔一座城,这家中国企业是如何做到的?》,阅读量超过11万人次。“时代楷模发布厅”等微信公众号推出的相关文章阅读量达6万多人次。

舞钢板撑起上海大歌剧院

9月14日,河钢舞钢营销人员李磊接到客户打来的电话,对舞钢为上海大歌剧院项目核心区供应的优质钢板表示感谢。在该项目核心区域建设过程中,舞钢近千吨优质精品钢板用于其关键部位的塔桁架、大厅台塔立面、观众厅桁架建设。

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集中学习

9月12日,集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组织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在黑龙江考察时和在听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精神,并研究贯彻落实措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深化,不断加快集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2023年氢冶金国际研讨会召开

9月5日,由中国金属学会和集团共同主办的“2023年氢冶金国际研讨会”在冬奥之城崇礼召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汇聚一堂,加快推动氢冶金创新发展与应用推广,共同探讨世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技术与路径,同时大会发布了由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中国金属学会共同撰写的《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世界钢铁发展研究院院长、集团董事长于勇,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张晓刚,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巴松,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毛新平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于勇与毛新平共同启幕发布《氢冶金技术发展蓝皮书》。

全面实现超低排放不是终点,相反只是开始

“全面实现超低排放不是终点,相反只是开始。”9月8日,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冶金评估部高级工程师李中岳在2023(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大会上指出。

“双碳”行动成效显著 全面绿色转型政策将出

我国已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构建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外贸增长新动能……

舞钢板直供国电云南宣威西泽风电项目

8月28日,河钢集团舞钢公司为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电)生产的3000余吨高端风电用钢顺利发往客户,将用于云南宣威西泽风电项目塔筒制造。舞钢凭着快捷的合同交货和优良的产品质量得到客户高度肯定。该客户也是舞钢8月份新开发的直供客户之一。